《清平乐》为何在当下“吸睛”

“宅家”追剧之关注三

在仲春的薰风中,长篇历史传奇剧《清平乐》,在众多观众的期待与品评中,将一幅北宋前期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。整剧观来,无论是人物半文半白的语言还是各具特点的服饰,无论是宫殿庭院、市井楼肆等外部建筑还是起居用度、装饰用品等家居环境,都与宋代的人文特征与审美风格较为契合,也把人们的注意点吸引到了北宋前期那个文采风流、士气激昂的时代,在刚刚过去的“五一”长假中,该剧也成了人们追剧的首选之一。

在赞叹此剧拍摄的细致与用心之余,不少人也“吐槽”这剧情的拖沓,在豆瓣的评分上也是从开剧时的8.2分降到了7.1分,评价可谓跌宕起伏,也引发了评论圈内不小的争议。《清平乐》给观众带来了哪些宋朝往事与文化内在呢?本报特约两位专家为大家解读下个中滋味。

古韵之美让你梦回宋朝

/ 特约剧评人张洪波 /

清平世相:文才取士 经学致用

《清平乐》全剧,以在位时间长达42年的宋仁宗赵祯生平经历为主线,以历史流变为序,串联起其间的朝堂政事与后宫家事。与同类型剧相较而言,正面表现治国理政、朝堂议事等的内容比重大幅提升,以图全面呈现宋朝政治经济状况,还原宋代历史文化风貌。其中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叙写,包括刘太后垂帘听政、衮服祭祖,宋仁宗端谨执政、宽仁待士,晏殊、范仲淹等直言进谏屡遭贬黜,革除科举流弊,推行庆历新政,西夏战事,朝庭党争等剧情,均有出处,与宋史及相关史料基本相符。

更为吸引观众的,是随之而展现的仁宗一朝文士才子的卓然风采。崇文抑武、尊崇儒学、科举取士的国策,兴办州县之学、促进书院发展的措施,令宋之一朝可谓人才辈出。成长于这一朝代的极负盛名的文学大家,晏殊、范仲淹、欧阳修、王安石、司马光、苏轼……灿若星辰,加之韩琦、富弼、张载、包拯等进士出身的名士,照耀着中国千年来的文化史。他们同时亦是通经致用、胸怀韬略的治世之臣。

剧中对他们在朝堂上下引经据典、纵横捭阖、谏议国事以辅治国家,以及修身正己、济世安民的情怀与“宁鸣而死”“舍己求仁”的作为,多有表现,特别是前半部晏殊与范仲淹的形象塑造较具个性神采。惜乎剧中人物过多,情节主线非在于此,因而诸多人物及其事迹的表现尚有失丰满与生动。然剧作对“君与士大夫共治天下”的历史格局,经济文化日渐繁荣的历史面貌,表现尚属全面。

清雅物事:简洁为尚 古韵之美

继《琅琊榜》《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》之后,正午阳光的古装剧在影像艺术之美上,继续着其精益求精的追求。《清平乐》整剧无论是人物造型、道具器物还是建筑居室布景等,均进行了精心选择与精细设计。一方面尽量符合历史真实,另一方面着力呈现宋代简洁清秀、蕴籍雅致而又自然谐适的审美风格。正如曹皇后的礼服精细仿照了“宋仁宗后坐像”所绘制式,剧中帝后的服饰特别是重要冠服,基本是对宋代帝后画像的高度还原;大臣的官服形制,贵妇的大袖礼服,女子日常所穿襦裙,裙外常披的灵动轻逸的褙子,亦复现得有如遗存实物或绘画。所谓“揉蓝衫子杏黄裙,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”,相较于晚唐“新帖绣罗襦,双双金鹧鸪”的装扮,淡雅清丽了许多。

作为布景,京都市井间的歌楼酒肆、亭台楼阁及至茶棚摊点,皆可见出其对于《清明上河图》的着意仿建;后宫的屋宇亭台、器物装饰,亦呈现简约、精致而灵秀的宋代风格;每个人物的居处亦色调清雅且自成一格,与主人的身份性情巧妙映衬。

其他如日常饮食茶点,平日熏香饰物,无不讲究精巧。皇后采秋牡丹花瓣、花蕊配以香料,以白茶制“花茶”;禾儿以银瓶贮雪水,为仁宗泡茶;甚至帝师晏殊,亦教太子采梅花雪以做冰饮与梅花蕊小饼……间以书法、绘画、吟诗、唱词等闲雅之事时时现于剧情之间——于细节处呈现之宋人生活之文雅风貌,亦体现了《清平乐》制作层面对精良品质的注重。

清欢情味:文化意蕴 自得情怀

《清平乐》对于历史风貌重现与文化传承的努力,观众有目共睹。半文半白台词的有意运用,大量经典文赋的旁征博引,各种诗词书画的吟诵欣赏,包括人物姓名称呼的讲究,生活风俗的考究等,其用意在于赋予电视剧文雅古意;电视剧对于人物内在性情的发掘,亦别于通常的宫庭剧,即使同为后宫的儿女情长,亦于常理中有其感人之处:宋仁宗的丧子之痛、曹皇后的压抑之情、张妼晗的任性忧惧……因真实细腻而丰盈着人物形象。然而亦有观众认为,繁多人物与事件造成叙事潦草平淡、剧情节奏拖沓,人物满口古语失于做作、有碍观赏,细节考究、画面精美却难以达成深层感动……凡此种种,究其深层原因,在于剧作文化意蕴的浅表化与人文情怀的“形式化”。

正如苏轼所谓“清欢”之意味,不在于茶之如“雪沫”,春菜之碧绿味美,而在于其无论人生顺逆穷通,享以通脱安适、恬然快意的心境——此亦艺术创作须深入观照并着力传达的。只有真正传达出艺术作品应具的人文情怀,才能引发观众内在的情感同振与审美共鸣,并积淀为其人生态度与艺术品位。

“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”,语言文字及其记录的文学文化,亦须“与时世推移”。剧中人如古籍中自称为“吾”,然苏轼亦有词云“长恨此身非我有”;陈寅恪先生曾言:“吾中华文化,历数千载之演进,造极于赵宋之世。”然而此朝代位列书法四家之首的苏轼,却自言“我书意造本无法,点画信手烦推求”——尊重历史而不泥古,师学精华而不尚古,传承文化而不拘表层形式——启悟当下的现实人生,陶冶时代的审美品位,创造属于时代的新经典,方能更好地承担影视剧传播与构建社会文化的责任!后代文人常愿梦回宋朝,当下观众亦期待引领自己重温美好的优质历史剧。

(作者系东北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)

那令人仰望的文人朋友圈

/ 特约剧评人曹丽芳 /

亦师亦友的晏殊与范仲淹

比晏殊大两岁的范仲淹终生以晏殊门人自居,始终对晏殊恭谨地执弟子礼,这是因为晏殊对他有知遇之恩。天圣五年(1027年),晏殊出知应天府时范仲淹正在应天为母亲守丧,正欲大兴教育事业的晏殊把范仲淹请出来,让他掌管应天府学,这是二人的第一次交集。范仲淹不负晏殊厚望,尽心竭力,勤勉工作,他执掌下的应天府书院最终发展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。等到范仲淹守丧期满,晏殊又把他推荐到朝廷任职,正是有了晏殊的保举,范仲淹才得以跻身馆阁,开始在政坛上绽放他的君子之光。

除了在政治上的知遇、酬答之外,晏、范二人私交也很好。晏殊曾请范仲淹帮他的宝贝女儿择婿,范仲淹在当朝青年才俊中反复比较,最终选出的是后来的郑国公富弼,成就了一段堪称完美姻缘。在晏殊和范仲淹漫长的人生旅途和政治生涯中,二人有相聚也有离别,但无论是促膝谈心,还是书信往还,他们始终保持着互赏互敬的态度。尤其是范仲淹,直到晚年,在写给晏殊的诗中,依然恭恭敬敬地尊晏殊为师,并且说因为自己师恩未报而甚感羞惭。晏殊当年荐举范仲淹是出于一片公心,光明磊落,令人感佩;而范仲淹感念师恩笃于情义的品格,更是千古美谈。在后人的回眸中,晏、范二人亦师亦友的朋友关系就像春风一样和煦温润,让人神往。

相知相惜的晏殊与欧阳修

晏殊与欧阳修的关系要复杂一些。天圣八年(1030年),24岁的欧阳修参加礼部主持的科举考试,主考官就是晏殊。晏殊此次出的考题《司空掌舆地之图赋》,正如电视剧中所呈现的桥段一样,这是个审题极易发生偏差的题目。全场的考生中只有欧阳修看懂了题目的难度,仔细问清楚了题目的确切意思,才开始下笔作文。欧阳修的文采自不必说,本来就深得晏殊喜欢,而他对历史制度的熟稔尤其令晏殊满意,所以,毫无悬念地,欧阳修被晏殊录为当年省试的第一名,二人从此建立了师生关系。

晏殊对青年欧阳修的扶持还不止于此,庆历三年(1043年),正当仁宗重用范仲淹为参知政事,大力依仗他推行新政之时,宰相晏殊即将欧阳修提拔为谏官,使得欧阳修在这场名垂后世的政治革新中展现了自己的政治才华,写出了他的散文名篇《朋党论》。但是,欧阳修与晏殊这对师生,在出身、性格、人生境遇方面有太大的差异,这导致二人之间摩擦不断。宋人魏泰在《东轩笔录》里记载了一件事,或许能让我们看到晏、欧二人的隔阂。仁宗庆历元年(1041年),正是西北战事吃紧的时候,担任主管军机的枢密使的晏殊,却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举行酒会,这让欧阳修深感意外,即席赋《晏太尉西园贺雪歌》说:“主人与国共休戚,不惟喜悦将丰登。须怜铁甲冷彻骨,四十余万屯边兵。”他提醒老师,您不要只记得庆贺瑞雪兆丰年,也须想一想边疆将士们在这大冷天的辛苦。晏殊看了这首诗,心里很不痛快,对别人埋怨欧阳修不该这么扫兴。二人的分歧大抵如此,但这些小的龃龉不影响他们的互相珍惜。在欧阳修文名大盛之后,他还给晏殊写信,对自己在老师名下“出门馆不为不旧,受恩知不为不深,然足迹不及于宾阶,书问不通于执事”的处境,直言心中的不解与幽怨。其实,欧阳修的不解与幽怨是极其珍贵的,因为它的背后是相知相惜。

志同道合的范仲淹与欧阳修

范仲淹和欧阳修年龄相差19岁,属于师友相兼、志同道合的朋友。有文献可证的两人结交,是在明道二年(1033年)夏季。这年四月,范仲淹任右司谏,时任西京留守府推官的欧阳修作《上范司谏书》,激励范仲淹要认真履行谏官职责,不要令天下士子失望。同年十二月,范仲淹因为谏阻仁宗废黜郭皇后,与宰相吕夷简争论,被贬睦州,欧阳修又写信去勉励他为天下君子自我珍重,以待复用。后来,在朝廷中形成了以吕夷简和范仲淹为代表的两个派别,欧阳修坚定地站在范仲淹一方。当范仲淹再次因得罪吕夷简被贬,右司谏高若讷诋毁范仲淹时,欧阳修写出了他传诵后世的妙文《与高司谏书》,毫不客气地谴责高氏趋炎附势,没有底线。欧阳修因此事被贬为夷陵县令,他也无怨无悔。

但欧阳修对范仲淹也不是无原则地认同和追随。庆历初,西夏入侵,朝廷起用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,范仲淹立即向朝廷建议征辟欧阳修为陕西经略府掌书记,但欧阳修婉拒了这份好意。在给范仲淹写的信里他将辞命不赴的理由说得相当直白,就是不愿意写四六文,不想作这个掌书记。从此事中可以看出,欧阳修极其敬重范仲淹,但同时保持着对自己的清醒认识,并不因为这份敬重而事事遵从他;而范仲淹也欣赏欧阳修,也不会因为欧阳修拒绝自己的好意而心生丝毫芥蒂。唯有这样,在后来的庆历新政中,范仲淹才能够继续拥有欧阳修这个披肝沥胆的风雨同行者。

(作者系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)

编辑:李兆琪